科技一线|成都迈入“智能汽车时代”:2023上海智能汽车/汽车电池/汽车电子技术展览会
3月31日,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其中一项议题,听取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成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情况汇报。
会议指出,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切实推动试验区建设成势见效。要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利用院校、人才等资源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占据治理制高点。要聚焦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加快培育引进一批牵引性强的项目,充分发挥超算平台、智能网联等功能,力争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生态。要不断拓展智慧蓉城场景应用空间,提升城市敏捷治理、科学治理水平。
2020年3月,成都成功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聚焦智能空管、普惠金融、智慧医疗“三大特色场景”和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旅游“四大重点场景”,实施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平台、技术攻关及应用示范共170余个重点项目,全力打造“一核一区多园”。
聚焦智慧交通领域,成都也成功入选了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前不久,随着四川首批12张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车辆行驶号牌发放,12辆智能网联汽车也正式上路,这也标志着成都迈入了“智能汽车时代”。
车顶及两侧
装有多个蓝色圆柱形装置
车身上
印有成都“自动驾驶测试”的LOGO
LOGO由大熊猫演化出的“成”
与中国印形式的“都”以及绿色竹子组成
……
这是由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新电子信息公司)联合百度阿波罗智行信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度Apollo)共同打造的成都5G智慧城智能驾驶一期项目。
在新川创新科技园智能化改造后的公共道路上,12辆智能网联汽车正式上路,开展L4级别的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测试,标志着成都正阔步迈入“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未来,随着商业化示范运行,市民在通过软件打车出行时,可能就是由这些无人驾驶“AI老司机”提供服务。
“聪明的车”连接“智慧的路”
打造“车-路-云-网-图”一体化体系
走进新川国际会客厅,巨大的“成都5G智慧城智能驾驶运营监测平台”电子大屏十分醒目。屏幕上,项目范围内的道路、测试车辆行动轨迹、数据等实时情况一“幕”了然。
“屏幕上,蓝色的光柱代表着已进行智能化改造的路口,带有车牌的小车代表我们正在进行测试的自动驾驶车辆。”指着屏幕,百度智能交通四川业务部副总经理杜雨娓娓道来。
此次首批用于测试的12辆智能网联汽车,包括4台无人公交车和8台无人出租车,均采用了目前业界先进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十分“聪明”!
“我们在车身上搭载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就像人的眼睛,使得车辆能够及时、准确地捕捉车辆周边环境,通过融合感知算法,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AI处理并形成行驶决策,最后让自动驾驶车辆执行相应的操作。”杜雨举例说,当前方出现障碍物或行人,无人驾驶车辆能立即避让或停下,“搭载了激光雷达的无人驾驶车辆可以感知260米范围内的道路情况。”
目前,为保障路测期间的道路安全,测试的无人公交车和无人出租车行驶速度均不超过60km/h,并配备有安全员。当发生道路紧急情况或者车辆无法脱困时,主驾驶位的安全员会立即进行车辆接管,在无人公交车后方还配有一台安全车辆,以应对突发情况。
当然,仅仅有“聪明的车”还不够,还需要“智慧的路”。路端智能化改造属于智慧交通新基建,需要提前做好规划设计,这项工作主要由高新电子信息公司负责。
据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都5G智慧城智能驾驶项目负责人谭欣介绍,在前期,已对单向30公里(双向60公里)的道路以及35个路口进行了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安装各类路侧设备超过500个,其中更包含有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RSU(路侧无线通讯设备)、RSCU(路侧计算单元)等先进传感器、通讯和计算设备。
“聪明的车”连接“智慧的路”,再加上“后端云控管理平台”这个“智慧大脑”,构成了“车-路-云-网-图”一体化的车路协同综合感知体系,最终实现比人更精准、更安全的智慧驾驶。杜雨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相关情况可通过路侧设施实时反馈至无人驾驶车,提供更好的行驶安全保障。
填补全省自动驾驶空白
测试分三个阶段推进
从牌照发放到上路测试,成都首批无人驾驶测试开展已近一个月,目前各项测试数据都已达到预期目标。这背后,离不开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
“去年4月项目正式启动,从示范范围划定、申报到道路基础设施改造,从车辆封闭测试到相关牌照申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完成了从研发测试到商用落地全周期所需的基础设施和示范应用环境建设。”谭欣介绍,正是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此次开展的测试不仅填补了成都乃至四川在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应用领域的空白,也将对成都未来智能网联产业的发展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
据谭欣介绍,此次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在新川片区的公开道路上进行L4级别的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测试,为不载人测试;第二阶段会将测试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申请展开载人测试和商业化的示范运行;第三阶段将申请无驾驶人的自动驾驶测试,包括通过5G云代驾这种方式接管车辆。
“我们此次总体测试时间为18个月,每次申请的测试牌照有效期为3个月,有效期截止前会向车管所进行测试牌照延期。未来根据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政策的变化,测试牌照和测试内容还会做相应的调整,我们也会不断植入全新的应用场景,如自主泊车、无线充电等。”谭欣说道。
据了解,此次项目测试设计的两条线路,覆盖了新川科技园片区地铁站、科技园区等主要地标建筑,其中一条为广都站—中德英伦联邦站—陆肖TOD站。
树标杆、建生态
成都智能网联产业正蓄势待发
智能网联汽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一辆“单车智能+网联赋能”的智能网联汽车集合的是汽车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项技术。当下,成都正在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并提出打造“3+4”应用场景,这其中,就包括5G智能制造集群、智能驾驶等在内的智能制造;城市级智慧交通车路协同示范应用系统等在内的智慧交通。
再看此次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项目的新川科技园,这是一个以5G+AI为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园,而自动驾驶恰好是这二者结合应用最为紧密的领域。抢占智能网联汽车赛道,新川科技园具有独一无二的技术及产业基础与优势。
一个智能网联示范项目,释放了大量的机会与更多的应用场景,正带来更加丰富的产业生态——
百度来了,更多成都本地智能网联产业上下游企业正在加速涌现与崛起。比如,在低速无人车领域,成都迪立科技参与到部分场景建设中;再比如,在无人清扫场景,成都福马智行参与其中。
“百度就像一条鲶鱼,我们以它为依托,推动智能网联产业生态建设,加快产业聚集,从而实现生态赋能。”谭欣介绍。
事实上,成都不断完善的创新创业环境也是百度选择落地的原因。“成都有着优越的营商环境,同时也十分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成都有发展智能网联产业的基础。”杜雨直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百度Apollo发现成都有许多人工智能企业以及与车路协同相关联的科技企业,它们正在蓬勃的发展中,“我们也希望通过项目的落地,让更多企业加入我们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整个生态中。”
目前,成都已成功入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政策体系建设、测试环境搭建、产业生态构建上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技术支撑上,仅成都高新区,已聚集2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同时,成都正大力引入智能网联产业相关人才和优质企业进行补链、强链,吸引不同类型的智能网联企业落地,带动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