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智能汽车,开启「屏霸」争夺战

发布时间:2022-08-26 08:33:41点击量:
智能汽车,开启「屏霸」争夺战(图1)


生而逢时的屏幕,成为新汽车竞争的关键赛点。


智能汽车的架,吵到屏幕上了。

近日, #汽车屏幕又大又多才好么#等话题频繁登上热搜。圈里圈外,都激烈讨论着智能汽车到底需不需要大屏。



质疑者认为,大屏只是智能汽车的噱头,是堆砌参数下华而不实的配置。例如,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就在采访中表示,“车里有很多屏幕,没太大价值”,代表年轻人拒绝大屏。



认同者则坚称,大屏是智能汽车中最核心的配置,三块以上才能颠覆驾乘体验。在近期发布的新车中,理想L9直接搭载五块大屏,以奔驰EQS、飞凡R7等车型为代表的三联屏设计,也相当出圈。



在舆论旋涡中的「屏幕」,已然成了智能汽车发展中无法忽视的焦点。那么,多屏战略与极简设计,哪条路线才更正确?新造车们,到底在吵什么?



智能汽车,迎来赛点硬仗



智能汽车迎来屏幕爆发期,实则是一种必然。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被屏幕包围着。从日常使用的手机与电脑,到电梯间的楼宇视频广告,再到搭乘公共交通时报站的提示屏。通过屏幕汲取信息,已经成为现代人类呼吸一样的本能。



科技圈上一次「屏幕革命」,让智能手机诞生,也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作为人与科技互动核心的介质,这一次,屏幕也正在对生活中的「第三空间」——汽车座舱,进行着全面重塑。



2012年,「大屏」概念第一次植入智能汽车消费者的心智。特斯拉Model S上市,该车型在中控塞入17英寸超大屏幕,约等于两个iPad。激进的马斯克取消了绝大多数物理按键,将空调、音量与多媒体等功能集成于屏幕中。


智能汽车,开启「屏霸」争夺战(图2)


巧合的是,豪华车企的思路也别无二致。2013年,全新一代奔驰S级轿车上市。座舱内两块12.3英寸的大屏设计,直接颠覆了消费者对于汽车内饰豪华感的认知。也正是这款车型,助力奔驰斩获全球年度豪华车销量冠军。



此后,大屏和豪华画上了等号。十年过去,当豪华审美渗透入主流市场,即使是十万元级别的A级车,也都选择在中控摆上大屏。



这背后的商业逻辑,实际不难理解。从智能汽车的短期发展来看,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至少需要十年时间。而以屏幕为首的座舱竞争,则近在咫尺。如果我们把眼光放的再远点,十年之后呢,都L5了,是否又会回到座舱的竞争?



从使用体验出发,即使大屏不能讨好所有消费者,但你无法否认,进入大屏座舱的那一刻,简单粗暴的科技感扑面而来。屏幕永远是最能直观冲击用户视觉的配置,也是座舱科技感的主要来源。



同时,硬件的进步,也让座舱更智能的交互成为可能。通过高算力芯片与软件架构的支持,用户的智能化体验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外,智能汽车必然成为下一代的核心流量入口。而屏幕,无疑是入口的最佳载体。



“人们在汽车里无所事事的1小时值多少钱?1.2万亿小时乘以任何数值,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谈及智能座舱的商业价值,一位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如是说。因此,抢占这一注意力通道,对车企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过去,用户对燃油车的品牌认知,主要集中在外观造型与车标LOGO上。而智能座舱的出现,让燃油车与新汽车之间出现了真正的分水岭。



生而逢时的屏幕,成为新汽车竞争的关键赛点。这场汽车行业在屏幕领域的「酣战」,也预告着座舱革命的到来。



「屏厂」的自我修养



过去,有“灯厂”奥迪,买发动机送车的本田。今天,屏幕成为智能汽车三大件之一。于是,主机厂们开始争夺「屏厂」的称号。



在「屏霸」红海竞争中,头部玩家都出什么牌?拆解新老势力们主推的核心车型,或许能够小窥一二。



理想汽车的逻辑,是造一台「移动的家」。除了常规的主驾中控与副驾屏,理想L9在方向盘上也采用了交互屏,并在车顶加入了一块15.7英寸的小电视,满足后排的娱乐需求。



小鹏P5希望打造「第三空间」,不追求屏幕的多少,但追求在座舱内观影、看视频、打游戏与唱K等娱乐体验。



贯穿式三联屏,成为豪华车企偏爱的主流设计。



例如,奔驰EQS搭载1.41米长的超大尺寸三联屏。飞凡R7搭载43英寸真彩三联屏,拥有2.5K分辨率。两款车型的贯穿式大屏,均采用一体化玻璃面板封装。采用这一设计语言,



可以增强视觉的统一性,让座舱豪华氛围更浓厚。


智能汽车,开启「屏霸」争夺战(图3)


此外,凯迪拉克LYRIQ主打超高清,搭载尺寸达33英寸,分辨率9K的贯穿式大屏。或许在未来,视网膜级高清屏幕也会成为智能座舱的发展方向。



科技公司们,则是主打智能体验。以问界M5为代表的鸿蒙车机,用「超级桌面」为卖点。其搭载基于HarmonyOS的智能座舱。采用与智能手机类似的交互设计,减少了用户的学习成本。



也不乏更激进的玩家,例如集度汽车,主打「一体化」。其概念车不仅取消了门把手,连换挡杆、左右拨杆等一系列物理操控装置都一并取消,一块贯穿式屏幕占满主副驾。



蔚来汽车,则是坚定的VR党。其最终的目标,是取消所有实体屏幕,希望通过VR头显作为座舱内「第三块屏幕」,直接跨步进入元宇宙时代。



行业发展时,有走在前面的企业,也存在拒绝的声音。雪铁龙高端品牌DS首席设计师Thierry Métroz就曾多次批评大屏设计:“车辆拥有更多屏幕是一个大趋势,但我认为这有点愚蠢,因为这些多出来的屏幕,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功能。”



但中国消费者,已经用钱包投票。



天风证券此前指出,智能座舱科技配置水平已成仅次于安全配置的第二类关键要素,近三成用户将座舱智能化体验视为购车首要参考。



随着智能座舱渗透与用户需求升级,AR-HUD、车载显示与汽车座椅等上游零部件领域企业,也充分受益。例如,车载屏幕龙头京东方精电,2022年上半年业绩涨1.6倍。



在技术的驱动下,汽车不再只是出行工具。智能座舱,让智能汽车内部空间具备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与极具情感化的用车体验的能力。



被热捧的「第一屏」



整场座舱革命中,还有一个重点——AR。



当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智能座舱内,AR-HUD(Augmented Reality - Head Up Display)增强现实平视系统应运而生。


智能汽车,开启「屏霸」争夺战(图4)


搭载AR-HUD后,智能汽车的挡风玻璃就变成车内「第一屏」。信息通过激光投影在风挡玻璃上,形成虚拟的显示屏,令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平视就能获取信息。



在驾驶安全性方面,AR-HUD平视系统能够消除盲驾风险,避免驾驶员低头查看车辆信息等内容,带来沉浸式体验。



近年来,AR-HUD已经成为豪华车型的前沿性配置,代表着智能座舱进化的风向。2022年上市的奔驰EQS SUV、飞凡R7与理想L9等车型都搭载了AR-HUD。



之所以受此热捧,是因为这块存在于风挡上的屏幕,能结合现实,支持更丰富的应用场景。过去,在座舱的智能性的宣传上,其作为短暂的第二起居室所带来的体验成为重点。但很多主机厂忽略了在更高频的行驶场景中,用户作为驾驶员对于便捷操控的要求。



AR-HUD,正是切入了智能座舱的盲区。在导航场景下,AR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示现实路况信息,实时出现虚拟箭头来直观地引导驾驶员,从而避免在驾驶中出现开过路口和分散驾驶员注意力的情况。



在智能化方面,AR-HUD可以结合ADAS系统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提醒,例如车距离预警、压线预警、提前变道、车道偏离与前方障碍物。



在驾驶娱乐方面,AR-HUD能够结合当前位置、地图和场景AI,为驾驶员提供路过景区、商场、餐厅等信息,实现车与道路环境的互联。基于智驾系统及导航,座舱空间可以做到与世界空间联动绑定,实时渲染并精准贴合。



量产车型中,飞凡R7所搭载的华为AR-HUD代表了行业头部水准。其具备全球品牌量产车型最大视场角及最高清的分辨率。官方数据显示,飞凡R7的AR-HUD视场角为13°*5°,较奔驰EQS等车型搭载的10°*5°更大。



在驻车场景下,飞凡R7的用户还可通过投射的70英寸高清画幅,体验影音功能,做到了安全与娱乐兼顾。可以说,智能时代,飞凡R7采用的3+1霸舱式巨幕设计,也让其当得起「屏厂」称号。



「座舱」,定义汽车未来?



硬件跟上后,如何用软件定义未来?



过去,关于智能车机,业内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笑话。「12.9寸的液晶大屏,打不过义乌9.9包邮的手机支架。」



智能座舱大屏化的趋势毋庸置疑,但对用户来说,屏幕越多,交互方式就可能因此而更加复杂。因此,如何协调智能座舱中各个屏幕间的比重,实现流畅的人机交互,成为产品体验的核心。



目前,业界有两种主流解题思路。其一,是在交互方式上做创新。例如,问界M5搭载鸿蒙OS智能座舱,将智能手机移植至座舱内。让华为手机应用均可以在车机屏幕上操作,并且能够在手机、智能手表与车机间流转。



其二,是多屏联动。作为行业中的前沿功能,目前仅有飞凡R7与奔驰EQS等少数高端车型可以实现。多块屏幕之间如何互动,尤其考验车企对于交互的理解,与软件层面的调教。



飞凡R7搭载的解决方案,是四屏联动。例如,在多人出游的场景中,驾驶员需要切换导航时。飞凡R7搭载的副驾领航共享功能,可以一键分享导航信息,将其同步至主驾驶位的仪表屏、中控屏与增强现实AR-HUD平视系统中。



这避免了驾驶者自己输入信息的分心也避免了副驾在中控屏操作时对信息的遮挡,让驾驶者可以更加专注于开车,极大提升出行安全。同时,联动也让大屏之间,能够做到娱乐信息共享,通过中控屏与副驾屏可通过三指拖拽,互相分享视频。



这种直觉式的交互逻辑,是车机交互体验的一次底层创新。这一思路,不仅融合了智能设备万物互联的创想,也极大程度降低了用户学习成本,打造出一套简洁高效的交互范式。



回到大屏之争的问题本身,屏幕的大小与多少,都是提升用户体验的手段而非目的。车机如同手机,「屏大无脑」没有任何价值。屏厂的元规则,是实现软硬件双一流,充分满足用户需求,且做到可持续进化,常用常新。



车圈刮起的屏幕内卷之风,本质上是有利于消费体验升级的产业革命。智能座舱,正成为用户体验的中心,品牌差异化的焦点。智能驾驶能力,是决定汽车品牌的席位的重要技术。而座舱体验,不仅标定品牌的风格,也决定其能在终局时刻走得多远。



在“智舱一哥”的角逐中,许多新造车企展露出其实力与野心。拥有3+1霸舱式巨幕与直觉式数字座智能舱飞凡R7,正不断向上突破,成为华为、理想等企业强有力的挑战者,加速推动智能座舱的变革。



在新一轮的座舱竞赛中,这些具有前瞻性的玩家正领先一步,掀起智能汽车认知革命的思维迭代。



Copyright © 2019-2025 2024深圳氢能技术及锂电储能展览会  ICP备案编号:沪ICP备19027886号